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262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修路的企业家,如果不给他垄断地位,这两个回报他得不到,但是给他垄断地位的话,他钱收得很高,一般企业家就可能不用这个路了,那这种状况之下,投资者的回报也很难有保障。
另外也是因为中国过去是封闭的,现在慢慢与国际金融一体化接轨,尤其资本项目开放,形成了内外双向的变化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? 要怎么认识这个事情呢?其实我们要看一个比较长的周期,这个周期是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,这是上升周期,这个周期可能要结束了。
尤其金融自由化,我们金融市场上推出了各种做空品,这属于金融自由化的一部分。这种豪赌,我们得到的有限,但如果输了,就是倾家荡产。那么同时欧元分流美元的流动性,导致美元金融体系开始崩塌。这时候美国发动总攻的条件基本具备了,主要目标是中国,当然也包括欧洲和俄罗斯。另外你应该了解一下犹太人怎么看中国人和中国文化,他们希望与中国人共治世界。
过去几年都是在救市,那么这个救市的本质是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向银行转,银行的负担向央行转。这八大动力推动了过去30年中国经济上升周期的大五浪 过去中国30年如果按波浪理论来说,可能群里面有朋友知道,它是上涨的周期是1、2、3、4、5上升浪。此外,还要注意技术工人的培养和技工的培训等,如果哪个地方确实搞得比较好,也可以重点宣传一下。
创新是试错的过程,可能会有90%以上的人是失败者,让银行去提供资金可能吗?总是讲融资难、融资贵,但确实也不完全是银行的觉悟问题,而需要转换整个融资方式,能够与创新搭配的应该是风险投资。对于所谓的减速效应,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: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,原本允许的时速在160、180甚至200迈,现在减到了80、60甚至40迈,如果过去的单位时间里能通过100辆车,现在也许就只能通过60辆甚至更少。过去五年间,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逐步放缓,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,与此同时,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转变,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2013年开始,服务业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,现在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到GDP的将近一半。以下为演讲整理: 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是什么? 一国竞争力的基础是制造业。
一个稳定、健康发展的股市,能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稳定、可靠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。在这一轮经济放缓的过程中,相当多的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,中国目前的企业负债率在全球来讲都是相当高的,中国现代企业下一步的金融风险压力会很大,一定要有所准备。
升级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,而是不升不行 在过去很多年中,我国的制造业还处在一个数量扩张的阶段,只要进入这个行业,只要搞了生产,产品就能够卖得出去,哪怕品质差一点,因为当时要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,企业只要有了产品就能赚钱,就能够活下去。生产性的服务业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的,它的发展取决于制造业本身的转型升级成不成功。还有一些产业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和潜力,比如制药和IT业。过去我们总是广种薄收、遍地开花,现在需要把精耕细作的功夫练一下。
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,升级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,而是不升不行的问题,想活下来就必须要升级,而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产品的品质。制造业需要精耕细作 制造业升级有两条路,一是创新,二是精耕,也就是精耕细作。中国在这方面很有优势,第一是互联网技术趋于成熟,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上。汽车行业正在发生重要分化,最后一定有一些企业会出局。
精耕细作就是把原来的活做细,以前是从无到有,现在是从粗到精,好好表扬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的地方、企业和个人,尽量地创造一种氛围,这就是制造业文化。第三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,各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是最容易成功的。
大家都喜欢高速增长时期,因为那时候日子都很好过,很多企业都可以马马虎虎地被称为好企业。当数量快速扩张的阶段过去以后,中国一定会进入行业调整重组的大洗牌,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就会出局。
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,但它往往包含有或明或暗的一种情绪——工业经济已经过时或不行了。升级的制造业需要升级的融资模式 我们要加快改革,形成与制造业升级相适应的融资模式。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,中国应该吸取经验教训,千万不要走到制造业衰落或空心化的路上去,否则将导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超越了工业经济时代,正在进入服务经济时代。我们必须明确确定制造立国的观念,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已经有了太多教训。互联网解决的主要是信息的问题,以前是信息不对称,做生意时一方知道的另一方不知道,这样的不公平交易就可能会造成信息弱势的那一方吃亏。
现在再不兼并重组,再不转型升级,最后是活不下去的。这一类产业在中国比较落后,同时缺口也最大,在发达国家,这类服务业一般占整个服务业的30%左右,但我国目前只有15%左右。
两者之间是皮和毛的关系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中国的企业融资结构,过去大量的是外部融资(债权融资)的方式,当企业处在调整期和下降期,这种方式就会让企业受到更大的压力,这种融资结构必须要改变。
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讲了很多年却进展较慢,现在到了不讲不行的时候,因为形势所迫。互联网+和+互联网,有什么区别吗? 制造业升级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互联网+制造业。
最近经常听到创新规划的说法,我是心存疑问的:规划的东西叫创新吗?创新可以规划吗?比如规划三年之内要搞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,也许今天晚上就想出来了,也许三年、六年甚至九年以后还没有想出来,那怎么办? 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,它是不可规划的,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可能推动创新的环境,比如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制、股权激励和较好的技术来源等。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,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有很好的产品品质,这不是花几天功夫就能在短期之内崭露头角,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。这几年以来,我们的各个行业起伏很大,下降最快的是重工业,比如煤炭、钢铁、铁矿石、石油、石化建材等。拥有将近14亿的人口,这是全世界互联网业都梦寐以求的环境,我们完全有条件和可能做到最好,一定会出现一些领先的互联网行业和企业。
当时的装备都是从美国、德国、瑞士包括日本等地引进的,为什么咱们自己不能整出一个东西呢?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呢?他说我们这么多年进步很大,也努力了,但是就差一点点总是赶不上去。制造业要转型升级,要增加股权投资的比重,这就要求整个融资结构有一个相当大幅度的调整,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。
一个企业原本是做制造业的,看到搞房地产那么赚钱,一个项目就比造十几年的产品收入都多,于是就忍耐不住去搞房地产。生产性的服务业大部分是为制造业服务的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于制造企业内部,后来得到了发展,就作为外包或第三方服务。
近日,刘世锦在品质中国,制造未来——首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发现中国制造最佳品质评选活动上发表了演讲。过去顾客去商场,主要是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子,但现在在网上也可以看,如果满意就直接下单了。
有一部分产业比较稳定,比如日用品产业。多年前我曾经问过一个制造企业的负责人,我们的制造业到底差在什么地方。但总的来说,所有行业增长的高峰期都已经过去了,经过大洗牌,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。有人问,到底是互联网+制造业,还是制造业+互联网?在我看来这没有区别,无非就是两者合在一起。
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平淡,但又都是我们最缺乏的东西过去我们一直探索的改革红利,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城镇化,但是目前城镇化也面临着挑战。
但是城镇化也减速了,什么东西能够重新激活它呢?我们说城镇化是个好东西,是因为它的核心是把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更好、更聚集的组合,形成更高的生产率。本刊自即日起开设新论·‘十三五前瞻专栏,邀请权威专家就我国经济社会下一步发展,特别是十三五期间面临的热点、难点问题进行分析,敬请关注。
●城市不仅是要素的集聚,更是因为它着力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人力资本培养环境的改善。不过,经济预测的一个特点是往往做出假设其他因素不变,但是,现实中其他因素常常变化,更重要的是,推动改革就意味着改变其他条件,赢取改革红利。
发表评论